Powered By Blogger

2007年4月17日

痛風

  痛風是個古老的疾病,一般是因為長期的尿酸過高,造成尿酸結晶鹽堆在關節等處,被一些外在「壓力」(如激烈運動,暴飲暴食,生活習慣改變等)誘發所造成。因此痛風與尿酸過高的人,都必需控制尿酸。飲食則是尿酸控制上必要的手段。
  什麼是尿酸?它是普林(Purine)等遺傳物質(如DNA等)中的一種含氮物質。它可以由身體自己合成,及身體組織的分解(如受傷或減肥)所產生,或者是從富普林的食物所獲得。普林經過肝臟新陳代謝後形成尿酸,最後由腎臟排出體外。
  以往對痛風患者都會嚴格控制其飲食(低普林飲食)。
後來發現嚴格控制飲食所能降低血中尿酸的數量有限,反而容易營養不均與生活困擾,而且現在也不乏有效的降尿酸藥物。
但痛風患者如果不控制飲食,卻有可能使血中尿酸的含量直線上昇,最後誘發痛風,深夜送急診。因此控制飲食,減輕新陳代謝的壓力仍然是必要的,只是有著較大的彈性。
◎ 少吃或不吃
 一般會把食物依照普林的含量分成三組(請參照食物普林含量表)。
單純是尿酸過高,沒有認何病徵的人,或非發作期的痛風患者,應節制或忌食第三類的食物;
痛風發作時,食物的限制就較為嚴格:第三類的食物嚴格應禁食,第二組食物也應儘量減少攝取,儘可能攝取第一組的食物。
一般而言,內臟、肉汁、高湯、酵母、豆苗、豆芽、蘆筍、香菇與某些海鮮的普林含量最高。
至於常被點名忌食的黃豆、在非發作期仍然可以適量攝取(請參照本站特寫:黃豆與痛風)。
臨床醫師則認為最容易誘發痛風的食物為啤酒、內臟與海鮮。
酒精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乳酸,它會干擾尿酸排出,使尿酸滯留在人體。
啤酒等釀造酒,在釀造過程中會因酵母菌大量繁殖造成普林的增加,更容易刺激尿酸上昇。
吃得太油也不利於體內尿酸的正常排泄,所以要控制尿酸,也要少吃油炸、肥肉、皮脂等高脂肪食物,烹調時用油要適量。
◎ 減肥
體重過重的人尿酸容易高,可以說是助長痛風的因素。
所以肥胖的人首先應考慮減輕體重。
要注意的是,不能減得太快。
減得太快,會導致人體組織及脂肪的快速分解,使尿酸形成大幅增加,並抑制尿酸的排出,反而容易引發痛風的發作。
因此最健康的方法是飲食中減少脂肪的攝取,保持均衡的營養,每月以減輕1~2公斤(一般人理想的減重速度是每週0.5~1公斤)為原則,長久下來效果也是很可觀的。
◎ 多喝水
尿酸高的人要多喝水,因為充足的水份,幫助尿酸的排出,並可稀釋尿液,防止結石,避免對腎臟之損害。
每天飲水份量應該至少2000㏄,也可飲淡茶等飲料,但不宜過濃。
尿酸高的人應避免服食過量的維生素A、C、及菸鹼酸的補充劑,也不宜攝取大量的果糖飲料,它們會刺激尿酸的形成。
痛風在以往被視為富貴病,因為昔日它最容易發生在常吃大魚大肉的貴族或有錢人身上。
今日痛風已不是有錢人的專利,卻是應酬族、酒仙、肥胖人士常見的健康問題。一般健康的人雖不需因為害怕尿酸的上昇而不敢吃這個不敢吃那個,但藉由定期的健檢知道自己尿酸的狀況卻是必要的。
尿酸高不高,「感覺」不到,也不是聞聞小便的味道就知道。
需要驗血(記得,不是驗尿),才會明瞭。
營養師:陳建志

沒有留言: